最近一段时间,被网友誉为“女神”的汤唯,被诈骗分子骗走21万元的事情,让网友惊呼。一组来自吉林省公安厅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省发生电信诈骗案件1267起,占全部诈骗案件4464起的28%,损失金额为3734.79万。被害人中,以女性为主,中老年人、女性被害人较容易被嫌疑人恐吓、迷惑,应变能力差。
年关将至,记者根据公开报道、公安提醒,梳理出几种典型诈骗手段,提醒读者防范。
骗术1 发短信冒充亲属
“妈,给我这个卡号存2000元钱……”长春市民盛先生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盛先生还未结婚,一看就知道是骗子。
特点:利用亲属关系,特别是子女有急事等,让当事人“关心则乱”,不加辨别而最终被骗。
破解:直接给亲属打电话进行核实,如条件允许当面最好。
骗术2 电话仿声冒充多年不见好友
前一段时间,永吉县警方曾经破获一起打电话仿照朋友声音进行诈骗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自己能够模仿别人声音的特点进行诈骗。另外,与此行骗手段雷同的,就是冒充多年不见的老友打电话。
特点:接通后对方一般不说自己是谁,骗取信任后,以有急事为由借钱。
破解:可说些与老友之间的往事进行试探。
骗术3 冒充执法人员唬人
嫌疑人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或是事主的身份资料与犯罪嫌疑人有牵连等借口,实施诈骗。
特点:有些电话号码尾号为“110”来蒙蔽受害人,有些是冒充法院等部门。这种电话多一般在白天时候打给座机。利用白天老者在家信息较闭塞、反应较慢、容易轻信。
破解:直接拨打报警电话。
骗术4 盗窃QQ号码诈骗
去年,深圳的一位李先生遭遇QQ视频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已经录好的其儿子视频,骗取李先生9万余元。
特点: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双方距离较远,且一般对话时声音和图像不同时存在,犯罪分子破解QQ号码后,对其包含的各朋友亲属进行借钱、要汇款等诈骗活动。
破解:遇到有人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上借钱,不论关系亲疏,都要打电话过去核实一下。聊天过程中,可以问对方一些涉及个人情况的问题,如果对方答不上来,多数是冒充的。
骗术5 网上购物诈骗
嫌疑人在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事主与其联系后,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转账骗得钱财。
嫌疑人设立假冒网站,或者在大型交易网站发布低价出售商品或“先付款再发货”等广告,诱使被害人将现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实施诈骗;在网络游戏中发布虚假信息出售低价虚拟游戏装备,诱使被害人汇款进行诈骗。
特点:此种诈骗手段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抓住消费者购买低价商品的心理进行诈骗。
破解:当事人应通过多种渠道核实,不要轻易汇款。
其他几种诈骗类型
进行社会调查为名骗取个人信息。
发布中奖、彩票信息,要求当事人领奖并提供个人信息。
“重金求子”、“婚介”等诈骗内容。
冒充房东、债主等要求汇款。
购车退税诈骗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