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南山区 海岸城站
“没人过来扶,我能理解”
测试时间:2月27日17时16分
地点:南山区海岸城商业广场
测试者:深圳晚报新媒体 李华峰
性别:男
年龄:24岁
结果:前后过程持续了近3分钟,有人拨通了120急救电话,但自始至终没有人扶。
心路历程
假装肚子不舒服,我在天桥上没走几步便突然晕倒在地上,同时半边脸直接贴地,双眼微闭。
倒地5秒后,我听到有脚步声慢慢走近我的身边。
随后,我又听到几位年轻人围了过来,他们一直在讨论。其中有人询问,“小伙子,你怎么了?”
这期间,我心里一直在嘀咕着:怎么还没有人过来扶?直到最后,也仅仅是有人报警,没人接触我的身体。
也能理解大家的内心想法,谁都不想“惹事”,选择报警也算是明智的做法。
市民反应
李华峰倒地后,走在前方的一位大妈听到“扑通”一声后,立刻转身到他身边,问道:“小伙子,你怎么了?”
而后,路过的3个穿深圳校服的学生围了上来并停住了脚步。围观的路人逐渐增多,约八九个。还有近20个过往路人用眼睛斜视一下就离开,有的甚至装着没看见绕道避行。
围观期间,大家对李华峰的跌倒议论纷纷,还有人蹲下询问了他的情况,但一直没有上前扶起他。
一位中学生用手机拨通了120急救电话。正要报出地址时,李华峰立刻站起来制止了该同学。
测试结束,围观人员得知“真相”后散去。
事后,记者采访了一位参与救助的李姓中年男子。他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不少热心助人的市民,自己遇到了依然会伸出援手。(深圳晚报记者 皮韦 谢启宗)
4 深圳大学内
“我不怕‘碰瓷’,社会需要信任和帮助”
测试时间:2月27日16时45分
地点:深圳大学校园内
测试者:谢启宗
性别:男
年龄:25岁
结果:大学生成群路过却未相助,中年男子全程照顾。
心路历程
下午4时45分,正值深圳大学下课时分,校园里的同学们成群结队。我捂住胸脯,栽倒在人行道上。
“他怎么了!”我刚刚倒地,就听到一名男子的喊叫,然后是一阵匆忙有力的脚步奔到我身边。
我依然保持着姿势,一动不动。男子也没有了动静,但是我感觉他一直站在我身旁。周围有慢慢经过的脚步声,自行车轮胎从水泥地划过的声音也那么清晰。
大约过了一分钟,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当时喊叫的那个男子蹲下来和我说话,我逐渐“苏醒”。
期间,三五成群的同学或远远观看,或减速经过,并没有停下来相助。4位女生在我身边停留了半分钟后,慢慢走开。在中年男子提议下,一位男生问,校医院电话多少?另一位男生叫来了保安。
“是否要送你去医院?”中年男子问。
我摇摇头,“心脏不好,喝点水就好了。”
中年男子忙跑到附近的小卖部买来矿泉水。
我说:“请帮我拧开。”
男子又拧开矿泉水瓶,蹲下递给记者。保安拿着对讲机站在一边,说已经通知了总台。
围观的同学们一边回头张望,一边散去。
这时,“埋伏”在四周的记者们上前表明了身份。
后来得知,中年男子是一名销售人员,姓汪,昨天是临时来到深圳大学。
市民反应
选择在大学校园进行测试,是想知道大学生们的反应。因此,记者挑选了一个离保安等工作人员较远、而大学生较多的路段。记者晕倒后,坐在不远处休息的一名中年男子冲上前去。见记者一动不动,他没有贸然上前搀扶,而是站在一边。几位经过的女生放慢了脚步,一位骑车的男生也减速观察。
也许因为汪先生“扶”得太快,其他同学或驻足,或路过,并没有施以援手。
作为深大校友,我多么希望有同学说声“同学,你怎么了,你没事吧?”但最终那只温暖与决断的大手却来自一位校外游客。
“现在这么多‘碰瓷’的新闻,你不害怕吗?”
“不怕‘碰瓷’,这里这么多人。而且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信任和帮助的。我今天‘翘班’了,你们不要报道我。”汪先生笑道。(深圳晚报记者 皮韦 谢启宗)
5 深圳大学外
“要他们送你去医院,没人愿意陪”
测试时间:2月27日15时30分
地点:深圳大学正门南侧快递的取货点
测试者:皮韦
性别:男
年龄:24岁
心路历程
“扑通!”在深圳大学正门南侧一处斜坡,我栽倒在地。摔下时用力过猛让我的手掌隐隐作痛。
“那个人怎么了!”约莫半分钟后,有个男子喊了一声后冲了过来,他拉拉我的手。
大约又过了半分钟,又有人围了过来。那名男子说:“谁打个电话给120?”
大家有些犹豫,我听到一位女生开始小声打电话给朋友,描述面前的场景,询问该如何处理。
这时,记者“苏醒”过来,表示自己有心脏病,没带药。“送我去医院吧。”我佯装再次跌倒,痛苦地坐在地上。
那名男子原来正在匆忙收发快递,说:“我没时间,你们谁送他去医院?”
一位同学指着路对面:“医院在那边。”几名同学互相看了几眼,都没了下文。随后,围观的路人们陆续散去,该男子扶记者在一张椅子坐下。
市民反应
记者晕倒在深大正门南侧一处人流密集的斜坡,是圆通快递的陈师傅放下手中工作,立刻上前相助。一位背书包的男生和3位女生也相继围过来。
前后约有7位路人驻足搀扶,但当记者要求去医院检查时,却无人愿意陪同。
“我确实是因为走不开。”陈师傅告诉记者,“但要他们送你去医院,也没有人愿意。”
幸运的是,路人们没有对记者的倒地视而不见。但不幸的是,确实没人愿意送记者去医院。“围观”也许是一种力量,没有“挺身而出”的围观却是一种冷漠。(深圳晚报记者 皮韦 谢启宗)
原标题 [数人驻足搀扶无人愿送医院]
以上内容来自:深圳晚报
[责任编辑:纪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