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新闻

西咸新区获国务院批复 西部大开发再推进

2014-01-21 09:50 | 来源: |浏览:

  CUBN 记者 郭安丽

  【编者按】

  1月1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至此,沸沸扬扬炒了十余年的西咸一体化概念终于落地。国务院在批复中明确要求西咸新区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开发建设,指出建设西咸新区,对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向西开放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省政府要求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共同推动西咸新区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开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陕西省西咸新区为国家级八大新区之一,这意味着其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表示,西咸新区是国内首个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国家级新区,对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向西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西咸一体化历时数年落地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的西咸新区,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

  国家级新区是区域发展中一种高规格的制度支持,包括税收上的减免,项目落户上的照顾,土地政策上的优惠等方方面面的先行先试权。国家级新区的相关政策催生出一个又一个经济高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公开资料显示,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三大新区为例,2010-2012年经济增长数据,均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滨海、两江甚至平均增速保持20%以上增长。

  因此,西咸新区为获得这一政策的批复,陕西方面历经数十年的努力。

  2002年,西咸一体化开始试水。2006年,两地电话并网,随后,西咸大道等路网建设,成就两地交通动脉畅通。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战略要地的西安,一跃成为与上海、北京并肩,由国家布局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

  2009年11月,陕西省发改委主任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咸一体化有关情况的报告。2010年,西咸新区建设将进入启动实施阶段。2013年,国务院下发批文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至此,沸沸扬扬炒了十余年的西咸一体化概念终于落地。

  国务院和陕西方面表示,建设西咸新区,对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向西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共同推动西咸新区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开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国务院赋予西咸新区六大功能定位

  从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看,中央政府常常通过在特定区域进行政策倾斜来体现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先后设立了特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新世纪以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新区成为区域发展的热点。根据国务院的批复,西咸新区要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国家级新区,国务院赋予西咸新区六大功能定位。批复中指出:一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二是统筹科技资源;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五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六是创新体制机制。

  关于西咸新区的发展目标,批复中要求西咸新区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另外,批复中要求,陕西省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西咸新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扎实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发展;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布局、资金安排、体制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国务院在批复中专门指出,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陕西省政府参与的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改委要做好有关重大发展政策的落实工作,帮助协调解决西咸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推进西咸一体化践行新型城镇化

  国务院对西咸新区的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国务院本次批复提出,要把建设西咸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挥积极作用。

  西咸新区规划勾勒了该区的空间蓝图,确定了新区及各新城的城市风貌特征:西咸新区——“美丽田园、现代西咸”,空港新城——“高端商务、城市客厅”,沣东新城——“科技引领、现代都市”,秦汉新城——“依塬傍水、文化之城”,沣西新城——“信息高地、蓝绿网络”,泾河新城“水韵蓝湾、住区典范”。在整体风貌特征的要求下,规划对城市开敞空间、景观节点、公交导向开发、慢行系统、高度密度、色彩、屋顶立面、城市夜景和重点片区等都作出了相应的设计。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重视“绿色发展”,西咸新区规划以构建森林防护体系、郊野公园体系、都市田原体系、遗址公园体系四大功能支撑体系,形成“大廊道、大田园、大遗址、大休闲”的景观体系,使新区建设全面达到国家园林城市主要指标。

  同时,坚持以“以人为本”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方式推动新区城乡统筹发展,以新型社区解决农民居住,通过创建自由市场体系、政策支持、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等促进农民就业,以土地流转、房屋租赁解决农民生活,构筑满足新市民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保障体系,最终形成乡共荣的局面。

  按照规划,西咸新区2015年城市人口150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236万人。用地规模方面,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还将重点发展基础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集约发展,积极吸纳国际教育;建立健全文化体育设施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为居民的医疗、养老等提供坚实保障。

  西咸新区获批丝绸之路经济带增新引擎

  1月1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使陕西迎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利好。分析人士认为,西咸新区的获批意味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深化,有利于陕西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

#p#分页标题#e#

  国务院的批复指出:“西咸新区要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着力统筹科技资源,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陕西西咸新区的获批,将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表示,西咸新区的升格,意味着国家向西开放力度在加大,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方向不会变。陆地丝绸之路的主导者和桥头堡,最有可能花落西安。

  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级的战略,经历了数十年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比较滞后,开放程度也远远不够。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19.75%,而在西部大开发之初(2000年)为16.79%。而在开放水平上,2012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2%,外资比例也不超过5%,这些比重与西部大开发初期相差无几。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之后,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掀起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和规划热潮。

  2013年11月发布的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表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所以,分析人士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将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置于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这将给沿途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意味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进入了新的时期。

  易鹏认为,西安不仅在政治、文化、经济都是西北的重要城市,而且在航空,信息高路、高速铁路等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很明显,因此,作为西北区域中综合老大的西安,最有可能获得陆地丝绸之路的主导者和桥头堡。

  实际上,早在去年9月,西安联合欧亚9国十几个城市共同签署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抢先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展开国际合作。两个月后,由西安开往阿拉木图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通,“陕西制造”直送中亚,陕西向西开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西咸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和支点,能够推进关天经济区规划的关中城市群、大西安目标的实现。”易鹏表示,建好西咸新区,西安、咸阳就能一体化推进,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就会加快。关中城市群是国家推动的重点建设城市群,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的方式,有利于推动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可以形成大城市、中等城市、田园城市交互的合理布局。

  不过,易鹏提醒,目前新区面临跨区划的问题,需加强组织协调及强化新区领导力和执行力。此次西咸和贵安新区都是跨行政区划的,一个是跨西安和咸阳,一个是跨安顺和贵阳,在新区发展运行中需要加强领导机构设立,从而推动工作的协调性和落地,才能将许多发展蓝图变成实际,也才能将西咸新区的规划实现更好的效果,从而助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使得陕西关中城市群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

  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三个透支”问题

  1月10日,国务院批复西咸新区成为国家新区。《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要求,要把建设西咸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挥积极作用。

  该新区内有周秦汉唐历史遗址,其中145平方公里是保护区,因此,规划提出要以周秦汉唐历史遗迹为抓手,深入挖掘历史遗产潜在的价值,努力建设成为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水,感受得到历史人文气息,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

  在1月11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军介绍,西咸新区将以产城一体为抓手,加快构建创新性产业体系,创新园区化产业集群建设,提高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体系,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推动能源金融中心建设,带动西安大都市发挥大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和金融中心的作用。

  “中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王军表示,过去三十年的城镇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把这种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概括为三个透支。同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还要探索和实现创新任务”。

  王军认为,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透支问题。首先透支环境红利。多快好省建设城市,主要省的是环境投入部分,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所以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上多有亏欠,往往污染了山川河流,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

  透支土地红利非常严重。由于在城市建设方面财政投入有限,主要通过土地级差地租和溢价筹集资金。很多地方搞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往往沿着城市的边界发展,这实际上和土地财政的模式有极大的关系,城市扩张成为必然。

  再次是透支人口红利。农民工成为中国制造的最大成本优势,支撑了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大量农民工工作在城镇,而社会福利和养老保险还在农村,享受不了市民待遇,城市快速发展成为吸附农村土地劳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黑洞,城市的兴起背后是农村的相对衰败,城乡二元结构难以破除,差距拉大。

  “这种透支环境红利、土地红利、人口红利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王军表示,将有意识地保留一些村落,用新型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使之成为融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复合农业,成为城市产业和城市功能的一部分,极大地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附加值。

  王军表示,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是探索和实现四个创新任务。

#p#分页标题#e#

  创新城市建设形态,构建点状布局的市政体系。积极推进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以山水田林衬托现代建筑,营造新型都市生活。遵循山水格局、遵循历史文脉、遵循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构建大开大合的城市布局形态,显现核心板块支撑,以优美小镇作为点缀。

  再次,要以产城一体为抓手,作为产业构建体系的重要导向,把都市农业作为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加快构建创新性产业体系,积极创新园区化产业集群建设,提高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体系。

  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围绕农民怎么转,农地怎么转,农业怎么转的三个基本问题,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和就业、社保、教育、医保体系,构建城乡统一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服务等要素配置共享机制。让农民带着土地和劳动力两个资本进城。使农民在不失去土地的条件下进入城市生活,参与城市建设和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同时,要有意识地保留一些村落,用新型化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使之成为融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复合农业,成为城市产业和城市功能的一部分,极大地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附加值。西咸新区作为首个创新发展城市为主体的国家新区应运而生,责任重大。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2 镇安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