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镇安-镇安县主流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镇安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文

“黄甲开先”:明朝镇安进士李垂街

2014-01-14 15:24 | 来源: |浏览:
李垂街,字重创,生年不详,卒于明万历末年,葬磨里沟东长沟。明嘉靖年间朝令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本县磨里沟花园。清初,因战乱后裔迁居滑水河洞塬。
 
明嘉靖年间朝令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本县磨里沟花园。清初,因战乱后裔迁居滑水河洞塬。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垂街举进士,曾任直隶顺天府香河县知县、工部员外郎、九江道台。万历二十六年(1598)于县城后街立进士坊一座,上书“黄甲开先”以示旌表。为人质性端谨,居官清廉。万历三十六年(1608)六月,请假归里,倡修山城,整修街道,起名“永乐街”,即今永乐镇。同年重修文昌阁并作《碑记》。他说:“邑故无文昌阁,万历乙酉年,邑侯苏公创于前,陈公踵于后,……予重修是阁,诚足以辉映山川而启一邑文明之盛。”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你如果到过镇安县城,就可以见到一个高大宏伟的石牌坊,凌空横亘在后街街道中间,使莘莘学子望而敬慕。这就是为庆贺明万历二十三年镇安县人李垂街中进士立的石牌坊,俗称“进士坊”。
 
李垂街,字重创,其先祖于明中叶由山西洪洞迁居镇安磨里沟花园(有东西两个花园,相距约10里)。其父李初秾,字松岭,嘉靖时由岁贡生任葭州学正(明、清时州学设学正,掌管教育生员)。初秾去世后,明万历的敕命中说:“学富诗书,名高黉序。经传绛帐(东汉名儒马融设绛帐教学),芳开桃李之林;泽笃青葙(青葙子,是一年生的苋科植物),秀起芝兰之瑞。”对其教学功绩作了高度评价。死后葬于城北骊珠山(见清乾隆《镇安县志》),原有墓碑。垂街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开创镇安明清时期进士之先河。
 
垂街,明万历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中进士。从北京原国子监的进士碑中查询得知,该科共钦点进士304名,他位列第86名,在第三甲的244名中,他名列第26名,考试成绩属上等水平。公元1463,他中殿试进士。为了旌表他荣登金榜,为家乡增辉添彩,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县城后街城隍庙前(今镇安中学大门前)立进士石碑坊一座,上书“黄甲开先”四个雄浑的大字,碑体有精工浮雕(“文革”期间被拆除)。其实,他也不是镇安辖地的第一位进士,确切地说,他是明中叶以后的第一位进士。因为镇安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建县以后,县名多变(由安业而乾元、乾佑、镇安),隶属关系多变(分属过京兆府、商州、金州),且时设时废(金、元、明初降为巡检司),明中叶以上无资料可考。
 
他高中皇榜后,即分任直隶顺天府香河县知县,后继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工部员外郎、九江道道台(正四品)等职。官当得怎么样?可惜旧县志只记了“质性端谨,居官清慎”八个字,显得太惜墨如金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他请假荣归故里,倡修山城,整修街道,县城改名为“永乐街”(“永乐”为明成祖年号),即今永乐镇。同年,知县陈公(佚名)重修文昌阁,请他作序勒石。他在《碑记》中说:“作善匪市名,读书匪求禄,焉有舍人道之恒,唯神是渎,以为弋取科名之术哉。”他以为,作好事不是为了求名声,读书不是为了求禄位,怎能舍弃自己的勤奋努力,一味地渎请神灵保佑,以为获取功名的途径呢!他又说:“是阁地,苏公创于前,陈公踵于后,诚足以辉映山川而启一邑文明之盛。”他认为,修文昌阁对于点缀县城景观和倡导教化文明都是大有好处的。
 
垂街逝世后,安葬于磨里沟(今张家乡磨里村)的东长沟口,紧靠娘娘庙山根的北面。据当地老年人说,民国末年,“进士墓”有个大墓道,前面立有高大墓碑。而今,由于修河堤与修公路升高了地面,只能看到湮没在草丛中的碑顶,碑文就无从知晓了。




 

  网站介绍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2 镇安门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